轻重缓急:“茂名新城”的建设逻辑
茂名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勾勒出了“茂名新城”的壮美图景和实现路径,备受各方关注和期待。
“茂名新城”建设非一日之功,也不会一蹴而就。要下好这一盘事关全市发展全局的大棋,关键是要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肩负起向海图强的历史使命,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遵循轻重缓急的建设逻辑和科学的建设时序,逐步推动“施工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
水东湾大桥 。通讯员 林宗瑜 摄
当务之急:
近期,“茂名新城”建设充分考虑发展基础和开发条件,主要以共青河片区、高铁片区、茂东片区为核心区及重点发展区;随着产业导入和“第二圈层”规划建设的推进,水东湾新城和博贺湾新城建设也将呈自然加速的态势。这是一个北组团南拓、中南组团北融双向奔赴的城市新形态,是城市向东向南靠海历史逻辑下的空间重塑。
2025年广湛高铁开通和2026年省运会举办,将大大促进茂名与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发展要素集聚,有利于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能级。这是茂名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机遇已来,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全市以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的“四化”工作法,全力以赴、奋勇争先,集中精力谋划“茂名新城”高质量发展,把发展机遇变成发展成果,让潜在红利成为现实红利。
在共青河片区,茂名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项目建设正在快马加鞭,体育场馆已初现雏形。作为2026年第十七届广东省运动会主会场,茂名奥体中心将惠及茂名市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茂名城市品质和美誉度。
1月18日,茂名奥体中心体育场封顶。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康乾 摄
在高铁片区,广湛高铁茂名南站站房项目今年1月已开工建设,一年后,广湛高铁将建成通车,茂名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到那时,从茂名出发到广州喝早茶,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1月19日,广湛高铁茂名南站站房首根试桩成功开钻。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莫积均 摄
“茂名新城”现阶段当务之急就是要突出共青河片区和高铁片区重点项目建设,优化提升周边功能环境,促进两个片区紧密融合联动,加快建设精明紧凑城市。
目前已总体谋划建设项目88项,近期将启动18个先导性、功能性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包括谋划包茂大道、市民大道扩建(茂名大道至迎宾大道),茂名大道、潘州大道提质改造,新建高铁公园、污水处理厂、医院项目、中学项目、音乐厅、文化设施综合体等。还重点推进市属企业总部及金融机构总部等重点项目落地,以项目牵引推动“第一圈层”成型成势。
重中之重(重点任务):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产业对于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茂名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在市民大道以北、包茂大道沿线谋划产业集聚区,布局与城市相融性强的轻型化、环保型、智能型现代产业,形成新增长极。
毫无疑问,“茂名新城”建设把产业导入放在了核心位置,全力推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为茂名城市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在茂名“两轴—两个圈层”的城市布局中,“东西滨海发展轴”串联起第一圈层的南组团和第二圈层的东组团。以广东滨海旅游公路为大动脉,东起滨海新区、西至临空经济区,形成全新的滨海发展轴,这也是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一条“黄金带”。
茂名拥有海岸线长182公里。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丘立贺 摄
滨海新区(起步区)
位于第二圈层的滨海新区(起步区),锚定市委赋予的“打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新能源基地、茂名实施制造业当家的战略高地”目标,正蹄疾步稳地构建高水平现代产业体系。
在绿色化工领域,东华能源(茂名)烷烃资源利用项目一期(I)3套装置已建成投产,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已高标准启动规划。
在临港产业领域,益海嘉里粮油加工项目、道道全100万吨菜籽油加工项目、超峰建材中转库项目等相继投产。
在滨海旅游领域,博贺半岛景观资源串珠成链,投资60亿元的海昌海洋公园落子布局。
在海洋渔业领域,推进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以博贺渔港及博贺镇为渔港经济区的核心区,正全力打造北岸渔港产业园区、海洋牧场、水母渔村等产业项目,共同构建茂名滨海新区渔业的一二三产业发展轴。
博贺渔港。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甘杨松 摄
电白区
作为茂名实施滨海发展战略主战场的电白区,正加大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为承接佛茂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承载平台,1月27日举行的2024年茂名电白制造业交流会暨招商推介会上又有多家投资超千万元的企业签约落户。
从事新能源汽车电子智能制造的欣旺达电白基地(欣捷安)项目一期已于去年底正式开园,标志着茂名市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基地全部建成、完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60亿元。
去年12月27日,位于茂名市电白区的欣旺达电白基地正式开园。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康乾 摄
高新区
在茂名高新区,钛锆新材料产业园已竞得首期181亩建设用地,将建设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钛锆新材料全产业链基地——“中国·华南钛谷”, 打造年产值千亿元的钛锆新材料产业集群,全力抢占新兴产业新赛道。
高新区清研先进新材料加速基地1号车间。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闵灿 摄
水东湾新城
位于“东西滨海发展轴”和“南北中央发展轴”交汇处的水东湾新城,是茂名市滨海旅游资源的集中承载区和打造南中国文旅康养度假基地的主要平台,近年来做好“生态修复、交通可达、产业配套”三篇文章,依托中国大陆岸线最大的生态泻湖和城市内湾,打造高能级新兴产业湾、高水平生态科技岛、高品质宜居公园城;以串珠成链构筑富有特色的滨海旅游生态廊道,致力打造茂名滨海旅游发展带,主动融入和服务茂名“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加快与共青河新城融合发展,释放更大发展空间与发展潜力。
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南海岛(含童子湾)共接待游客68.33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25.9%。
南海岛·中国第一滩。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丘立贺 摄
与此同时,茂名以大港口促进大开放、以大交通带动大发展,推动茂名港向“亿吨大港”推进。2022年底,随着博贺港铁路开通运营,茂名港实现海铁联运,为博贺新港区连接内陆经济腹地提供重要支撑,为货物进出茂名港提供大能力通道,助推茂名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开拓国内国际贸易运输新通道。今年1月3日,东华能源为茂名项目定制的液化气运输船(也称VLGC船)“冼夫人号”从美国装载货物首航顺利归来,这是一次贸易、文化、产业之旅,打开了茂名对外贸易新篇章。
1月3日,“冼夫人号”靠泊在茂名吉达港区东华能源1#泊位。
放眼“东西滨海发展轴”,绿色化工、临港产业、滨海旅游并驾齐驱,有效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加速了茂名轴圈融合,为茂名“融湾入带”提供了重要抓手和坚实支撑。
实现路径:
茂名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对“茂名新城”给出了明确的实现路径,按照“第一圈层先行,分步逐年推进,组团联动协同,城乡一体融合”的总体思路,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建设得更加宜居宜业,交通纵横交错,功能紧密协同,要素自由流动,城市能级跃升,更加精明紧凑。
系统完善“第一圈层”主次干支路网,拉开城市框架,加快茂名大道快速化改造,推进潘州大道、油城十路和茂东快线改造工程,抓好东环大道建设,更好支撑组团相互融合。聚焦“微循环”,推进共青河片区“三横三纵”、高铁片区“一横四纵”、茂东片区路网建设,建设面向未来的快速便捷的城市道路,带动要素向“第一圈层”汇聚,促进片区加快完善、尽快成型。
1月29日上午,茂名大道快速化改造海洋大道立交项目最后一联箱梁开始浇筑,30日凌晨浇筑完成。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岑稳 摄
精心打造袂花江滨江生态公园、共青河生态湿地公园、寨头河公园、环湾湿地公园,构建袂花江“一江两岸三带”景观,以高品质郊野公园串联城市空间,加快片区缝合融合。对“五大节点”结合部、主次干道两侧裸露地块实行简易绿化,适度布局小区、4S店、餐吧等业态,抓好茂名大道、深茂铁路、广湛高铁等重要通道沿线风貌提升。统筹管控城市天际线,加强建筑形式、色彩、材质等控制,做好街道界面、景观节点、地标建筑等要素设计,把茂名文化标识融入城市设计,打造自然色和人文美相得益彰的城市景观。
前瞻性向“第一圈层”规划布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配套设施,实现核心片区率先突破、率先成势。
奥体中心“一场两馆”效果图。
共青河片区加快奥体中心、省实茂名学校高中部、行政服务中心等建设。
高铁片区加快茂名南站、市属国企总部建设,推动农商行总部、联通总部尽快落地,围绕总部经济打造茂名CBD。
茂东片区要提速开发、完善路网,打造繁荣的商业圈和活力的居住圈,加快向南拓展。全面增强新城吸引力,更好集聚新城人气,提升新城活力。
其时已至,其兴可待。面对宝贵而重大的发展机遇,茂名正按照既定的“发展路线图”,按下“茂名新城”建设的“快进键”。这是推动茂名在市域发展、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的具体行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茂名生动实践。一个事关茂名发展全局和长远的“茂名新城”,正崭露头角,展现出城市新气度。
更多新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权威信息早知道
▼统筹/黄策文字/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温国 邓晖晖
茂名发布编辑部